西山行

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内臣作。
华缘海会走都人,碧构珠林照城郭。
忆昔武皇倦机务,金马门前有权竖。
卖官何止金为堂,通贿能令鬼上树。
六边将帅多奴贱,未挂兵符先见面。
文官细琐不值钱,镇守监鎗动千万。
熏天气焰侔天子,嘘之者生啐即死。
眼前变故如掌翻,有贿方能保无事。
南海明珠不足尚,西域珊瑚斗寻丈。
九州珍宝集京都,遂使私门敌内帑。
人间富贵尔所有,不虑生前虑生后。
高坟大井拟王侯,假藉佛宫垂不朽。
凿山九仞平如席,殿阁翚飞照云日。
已请至尊亲赐额,更为诸僧求护敕。
东林画壁千步廊,西林莲台七宝妆。
南庵日月低浮图,北寺虹霓垂石梁。
金银何算委沟壑,夜夜中天生宝光。
释迦释迦尔亨会,慈悲反受豪华累。
土木横起西山妖,忍见苍生日憔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行》并非是由王廷相所创作,而是明代诗人沈周的作品。沈周(1377-1459),字延之,号玉峰、青丘子等,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西山行》作为沈周的诗歌作品,体现了他对西山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深厚情感。

《西山行》的创作背景与西山地区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西山,指的是北京西郊的名胜古迹,是太行山的分支,山水相连,风景壮丽。沈周在诗中描述了西山无虎害时人们和乐的生活状态,以及茶区虎害对人民的严重影响。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

《西山行》的艺术特点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诗中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批判。诗的最后四句揭示了虎害不绝的根本原因,即权力的滥用和贿赂的泛滥。这种批判精神使得《西山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作品。

《西山行》作为沈周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