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拨闷 其二

万里云山起梦愁,风帘落日下银钩。
谁家吹笛沧洲外,一夜相思欲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拨闷·其二》是明朝王崇庆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崇庆:明朝著名文学家,擅长写诗,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语言清新脱俗,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暮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诗句“感君深意气,行复过相看”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情谊和期待再次相见的愿望。
  1. 诗歌鉴赏
  • 意境:《暮春拨闷·其二》以其独特的视角,捕捉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的自然景观如“买剑切泥从客较,题书报雁望人还”等意象,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友情的深切感悟。
  • 情感表达:王崇庆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对友人的深厚感情,还是对生活的深深思考,都通过诗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字字珠玑,尤其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又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那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雅士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诗词创作。同时,明朝时期的科举制度也为许多文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 个人经历:王崇庆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创作往往与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诗的创作可能源于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也可能是受到当时自然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

王崇庆的《暮春拨闷·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暮春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情、富含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是王崇庆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