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西津驿简钱涤斋

万里真成汗漫游,东来犹为故人留。
天光映水潮初静,花气逢春暖未收。
郢国江声先入梦,西津草色暂登楼。
已将身世同虚幻,独自开帘见白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嘉禾西津驿简钱涤斋》是明代王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 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
  • 基本信息:王问,明代诗人、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为主。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的创作时间虽未明确记录,但在明代文学中属于较早的作品之一。
  • 文学风格:此诗体现了王问擅长的七言律诗特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感悟。
  1. 诗词原文及解析
  • 原文:《嘉禾西津驿简钱涤斋》全文如下:万里真成汗漫游,东来犹为故人留。天光映水潮初静,花气逢春煖未收。郢国江声先入梦,西津草色暂登楼。已将身世同虚幻,独自开帘见白鸥。
  • 诗句解析:首联“万里真成汗漫游,东来犹为故人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以及对于旧友的深情怀念;颔联“天光映水潮初静,花气逢春煖未收”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既有动态的美也有静态的韵味;颈联“郢国江声先入梦,西津草色暂登楼”通过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感官体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尾联“已将身世同虚幻,独自开帘见白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表现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世俗与超然之间界限的思考。
  1. 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
  • 艺术特色: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细腻的描绘手法,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感受与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艺术境界。
  • 社会影响:这首诗作为明代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嘉禾西津驿简钱涤斋》不仅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更在明代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位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欣赏,可以更好地领会到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