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风溯溟峤,宾雁亦南翔。
游子念不反,乃在天一方。
岂无一尊酒,与子话衷肠。
京洛多相知,所思在故乡。
远道何悠悠,临岐叹景光。
人生如飘萍,离别乃其常。
令德苟不爽,宁异参与商。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二》之赏析
陈献章的《留别京中诸友四首·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复杂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台书春晚下渔矶,中岁行藏与愿违”开篇,通过描绘诗人在春天的渔矶上读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随着岁月的增长,诗人发现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愿望已经无法实现,这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接下来的诗句”鸥鹭自来还自去,江山疑是又疑非”,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诗人认为,鸥鹭的自由自在和江山的真假难辨,都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观察,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辨的色彩。
在最后两句”难将寸草酬萱草,且著鹑衣拜衮衣”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母亲深深的孝心和对名利的淡泊。他用”寸草”比喻自己的孝顺之心,用”鹑衣”形容自己的朴素生活,以此表达对母亲深沉的爱和对名利的淡泊。这种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诗人自身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看待人生的全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