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一

去年重九月,疏乞归田园。
荏苒忽半载,羁栖尚盘桓。
乃知一有系,所志弗获颛。
黄鹄举遥汉,白鸥泛回湍。
星辰历起忽,浩川长漫漫。
捐置苦不早,叹惜夫何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一》是明代文学家伍瑞隆创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友人李三洲中丞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伍瑞隆,明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他是一位正德十二年(1517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因养母请告而居家十余年,后被荐入京,但言事不报,遂乞归。其著作有《秋前三日送刘良倩还五羊》等诗作。

  2. 诗歌原文
    故山非不好,难系远游情。
    酒逐春心尽,愁连秋草生。
    羁怀三径竹,花事五羊城。

  3.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伍瑞隆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与对远离故土的无奈。”故山非不好,难系远游情”,这句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之情以及难以割舍的心情。
  • 意境描绘:”酒逐春心尽,愁连秋草生”,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里饮酒消愁,秋天时却因愁绪而生愁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内心复杂多变的情感。
  • 意象运用:”羁怀三径竹,花事五羊城”,通过描写家乡的竹林和城中的花事,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记忆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知,伍瑞隆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