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 其五

昔时曾勒碑间字⑨,今日还登江上楼。
二十余年如瞬息,伤心城下水东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王格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古代诗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王格(约公元1392年—约公元1460年),字伯安,浙江绍兴人,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尤擅长七言绝句,其作品在当时与何景明齐名,并称“何王”。王格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在仕途不顺时曾游历江南,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 创作风格:王格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变化,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和哲理。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个人情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貌。
  1. 诗歌原文及译文
  • 原文
    鹦鹉洲前草色青⑤,白头浪里见扬舲⑥。
    请看石椁何人骨,夜夜江声打不醒⑦。
  • 译文
    鹦鹉洲前的青草如翠,白头的浪涛中可见扬帆的船只。
    请看看那石椁里葬着谁,夜里的江声都无法将你唤醒。
  1. 诗歌鉴赏
  • 意象分析:《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 其五》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界的景象,如“鹦鹉洲前草色青”描绘了一幅长江边鹦鹉洲的美景,又有人文景观的描写,如“白头浪里见扬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沉浮的深刻感悟。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石椁”的比喻,表达了对历史沉淀和文化遗产的尊重。
  • 艺术手法:王格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如“白头浪里见扬舲”与“夜夜江声打不醒”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

王格的《梦登黄鹤楼有作,寤而续成六首 其五》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山水田园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精神,以及他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所持有的价值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