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宿二首 其一

杖策吾来此,幽栖亦自娱。
剧伤时序晚,静得琴尊俱。
山抱画帘入,云开紫阁孤。
无营禅共寂,不寝鹤相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寺宿二首·其一》是明朝诗人王慎中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寺院的幽静和禅意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了山、琴尊、画帘等元素,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原文
    杖策吾来此,幽栖亦自娱。剧伤时序晚,静得琴尊俱。山抱画帘入,云开紫阁孤。无营禅共寂,不寝鹤相呼。

  2. 译文注释

  • 杖策吾来此:用杖策步行而来,这里指的是作者来到这个地方。
  • 幽栖亦自娱:隐居生活也能自得其乐。
  • 剧伤时序晚:突然感到岁月流逝,时光易逝。
  • 静得琴尊俱:静坐欣赏琴声与尊酒,享受悠闲时光。
  • 山抱画帘入:山峦拥抱着如画般的屏风。
  • 云开紫阁孤:天空中云雾散去,紫阁显得格外清孤独立。
  • 无营禅共寂:无需追求世俗的名利,就能达到内心的宁静。
  • 不寝鹤相呼:即使不睡觉,也能感受到仙鹤在呼唤。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思。
  • 诗中的“杖策”一词,传达出作者的从容与自在;“幽栖”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
  • “琴尊”象征着文人雅士的休闲方式,而“静得琴尊俱”则表达了作者在静谧中得到的精神满足。
  • “山抱画帘入”,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如同屏风一样环绕,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 “云开紫阁孤”,运用想象,将紫阁比作孤独的山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 “无营禅共寂”,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
  • “不寝鹤相呼”,以鹤喻人,传达了作者即使在不寐之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召唤和心灵的共鸣。

《寺宿二首·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幅描绘古人隐逸生活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进一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自然和内心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