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亭

亭子倚岧峣,幽意坐终朝。
远水孤帆滞,长天一鸟遥。
丛红霜树叶,片白楚江潮。
浩荡烟波去,徒思兰桂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芝山亭》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一首诗。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王慎中,字道凝,号遵岩,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诗、文均有较高的成就,在明代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文学成就是在明代中期的文人画派中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 作品风格:王慎中擅长五言古诗,其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描绘了丰富的山川河流和风土人情。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节选:《芝山亭·亭子倚岧峣,幽意坐终朝。远水孤帆滞,长天一鸟遥。丛红霜树叶,片白楚江潮。浩荡烟波去,徒思兰桂桡。**
  • 翻译:亭子高耸入云,我在这里悠然自得地度过了一整天。远处的水面上一只孤舟缓缓前行,长空中一只鸟儿翱翔。满山遍野的红色霜叶,一片一片的白色浪花。浩渺的烟雾笼罩着江面,我不禁思念起那划行在兰桂之间轻快的船桨。
  1. 诗词赏析
  • 艺术特色:王慎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芝山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如孤帆、远水、长天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境界。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 思想内容:此诗不仅展现了王慎中对于自然的热爱之情,还透露出他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的感情。
  1. 文学地位
  • 历史评价:王慎中的诗歌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被后人誉为“明代第一才人”。其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后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现代意义:尽管《芝山亭》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但它所蕴含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灵,激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之美的感悟和追求。

通过《芝山亭》这一文学作品,可以深入感受到王慎中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不仅是对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刻体现。通过阅读和理解《芝山亭》,不仅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还能从中获取到对生活的启迪和对自然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