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移官报至示舍弟道原

孱蒙自弱龄,幸禀严慈诲。
束发通朝籍,辞亲千里外。
猥持小器资,不克大车载。
好近为善名,频复多言悔。
求全易生毁,过涉因罹害。
虎尾获安宁,鸡鸣兴怨艾。
浮云始悟轻,迟日深知爱。
将乞簪笏投,归奉垂堂诫。
矢志未及伸,新恩来至再。
金马忽奔投,九重羽檄逮。
渥哉宠命临,敢云稍懈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移官报至示舍弟道原》是明代诗人王慎中的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同时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背景和官场文化的深刻反思。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分析:

  1. 诗作原文
    孱蒙自弱龄,幸禀严慈诲。
    束发通朝籍,辞亲千里外。
    猥持小器资,不克大车载。

  2. 诗句解读

  • 孱蒙自弱龄:表达了作者从小受到严格教育,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幸禀严慈诲:强调了父母的教导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
  • 束发通朝籍:指成年后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
  • 辞亲千里外:描述了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的艰难和无奈。
  • 猥持小器资:自嘲自己能力有限,不足以担当更大的责任。
  • 不克大车载:表达自己的谦逊,认为自己无法像其他有能力的人那样承担重任。
  1. 诗人背景
  • 王慎中,字道思,明代福建晋江人,初号南江,更号遵岩。嘉靖五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最终官至河南参政,因触怒权臣夏言而落职归田。
  1. 诗作特点
  • 文学成就:王慎中的诗歌初宗艳丽,工力深厚,后期搀杂讲学,信笔自放。
  • 历史意义:王慎中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他的诗歌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官场现状和文人的心态。
  1. 文化价值
  • 思想内涵: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叙述,王慎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既体现了文人的高尚情怀,也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残酷现实。
  • 语言风格:王慎中的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闻移官报至示舍弟道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反思。王慎中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官场生活的独特见解,其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