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仗锡寺

古寺高悬碧嶂馀,清溪直走梵王居。
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
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仗锡寺》是明代诗人汪礼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境,成为明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生平
  • 文学成就:《入仗锡寺》是汪礼约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
  • 创作时期:该诗作于明朝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
  1. 诗歌原文
  • 碧嶂余高悬,清溪直走梵王居。
  • 钟声晓落千林月,石色寒窥万古书。
  • 小阁峰阴晴雪拥,乱山天外白云疏。
  • 人传飞锡何年事,风送空花点客裾。
  1. 诗歌鉴赏
  • 意象描绘:汪礼约运用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寺庙场景之中。
  • 意境营造: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构建出一个幽静深远的艺术空间。
  1. 诗歌背景
  • 历史渊源:入仗锡寺作为一处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墨宝。
  • 文化传承:汪礼约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敬仰之情。
  1. 诗歌价值
  • 艺术成就: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此诗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独到之处。
  • 文化内涵:《入仗锡寺》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1. 诗歌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和文人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流传范围: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入仗锡寺》不仅是汪礼约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感受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