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花母节寿诗

一身唯苦节,三徙得仙闾。
欲试趋庭训,还探系肘书。
江清鱼入馔,秋晚药供蔬。
白首堪相慰,清尊幸不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阴花母节寿诗》是明代诗人王立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长寿和美好生活的祝愿。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立道,字懋中,号尧衢,明常州府无锡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在嘉靖十四年中进士,授编修职。王立道不仅学识渊博,还热衷于文学创作。他著有《具茨集诗文》,共607篇诗文,其中包含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
  2. 诗歌原文:一身唯苦节,三徙得仙闾。 欲试趋庭训,还探系肘书。江清鱼入馔,秋晚药供蔬。白首堪相慰,清尊幸不虚。
  3. 诗歌解读: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长寿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的“一身唯苦节”暗示了人生虽苦却充满意义;“三徙得仙闾”则表达了通过努力和学习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最后两句则是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作者乐观的精神风貌。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朴素无华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虽然语言朴实,但蕴含的情感深沉,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慰藉。

《江阴花母节寿诗》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传达的生活哲学和人文情怀也值得人们深思。王立道的作品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个人修养和社会价值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