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七

龙见修雩古有名,君王亲出为苍生。
炉烟已结氤氲气,雨足森森散凤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夜崇雩坛陪祀》是明代诗人王立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王立道:字懋中,号尧衢,明常州府无锡人。其生平事迹在明代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以进士身份进入仕途,曾任职编修,并有作品传世。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研究明代文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夏夜崇雩坛陪祀》
    中天星斗净瑶坛,夹陛旌旗四月寒。
    百辟自随千仗下,六龙犹在五云端。
  •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帝王亲自到崇雩坛进行祭祀的场景。诗中的“中天星斗”指的是高悬于夜空的星星,而“瑶坛”则是指祭坛上的装饰物。”夹陛旌旗”和”六月寒”暗示着当时的气候条件。最后一句“六龙犹在五云端”则形容帝王的神采奕奕,仿佛与天空中的神龙共舞。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述:《夏夜崇雩坛陪祀》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一个古代帝王亲临祭祀的庄严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诗中的“中天星斗”增添了神秘色彩,而“夹陛旌旗”则展示了皇家的威严。
  • 情感表达:王立道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间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爱护。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含蓄又深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王立道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对古代祭祀文化的一种记录和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 艺术表现:王立道的诗歌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他的这种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社会影响
  • 文人墨客的影响:王立道的诗歌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在研究明代诗歌时都会提到他的作品,这表明他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文化传播:通过对王立道诗歌的研究和赏析,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这不仅有助于传承文化,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王立道的《夏夜崇雩坛陪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一篇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研究,不仅可以欣赏到王立道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