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晓起闻鹊

帘幕轻风度早春,树枝乾鹊噪清晨。
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安晓起闻鹊》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象的古诗,由汪广洋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汪广洋(约公元1340年前后在世),字朝宗,浙江嘉善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据传曾因政治原因而流落江南,但凭借其才华和坚持,得以在明代初期重新获得认可。他的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诗歌、散文等,其中尤以诗词见长。
  2. 诗歌原文:《长安晓起闻鹊》全文如下:“帘幕轻风度早春,树枝乾鹊噪清晨。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此诗通过描绘早春时节的景色与细节,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帘幕轻风度早春”,用轻盈的笔触勾勒出春日晨风拂过窗帘的情景,营造出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次句“树枝乾鹊噪清晨”则转换场景至野外,描绘了枝头喜鹊欢快的鸣叫声,传递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若非边报收遗寇,定有家书寄远人”则转入对远方家人的思念,表达了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变化,家信的传递总是不变的温馨记忆。
  3.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如“乾鹊噪清晨”不仅形容了鸟儿的叫声,也寓意着新年的到来和人们的喜悦心情。同时,诗中的“若非边报收遗寇”和“定有家书寄远人”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紧密联系,反映了诗人对于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赞颂,更是对家人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深情的家国情怀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独到理解。它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也是研究古代诗歌美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