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桥 其二

临溪桥畔柳毵毵,桥下溪流碧似蓝。
烟雨画图行七日,不知春梦绕江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溪桥》是一组七言绝句,由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以下是对这组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临溪桥 其二》
    面面溪山小画图,山行不尽翠模糊。
    深林遗庙知谁祀,烟雨东风啼鹧鸪。

  2. 诗歌解析

  • 自然景观:《临溪桥》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面面溪山小画图”展现了溪流两岸的秀丽景色。这里的“面面”意味着全方位,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欣赏。
  • 人文历史:“山行不尽翠模糊”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翠绿的山林在视线中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而“深林遗庙知谁祀”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悠久却已无人问津的庙宇的思考,反映了一种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觉。
  • 季节氛围:“烟雨东风啼鹧鸪”营造了一种朦胧、湿润的江南春雨天气,而“啼鹧鸪”则是当地特有的鸟类,这样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地方色彩,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汪广洋(? ~1379),字朝宗,江苏高邮人。他年轻时跟随朱元璋起义反元,后成为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臣。汪广洋不仅擅长诗歌,还通经学,善隶书,是明朝初期一位多才多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 政治生涯:汪广洋曾在明朝初年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山东行省提控、江南行省提控等,后来还担任过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等职。
  • 文学成就:在文学方面,汪广洋的诗作受到朱元璋的高度赞誉,并被比作张良和诸葛亮。他的诗歌不仅体现了个人才华,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

汪广洋的《临溪桥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