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三 青阳

青阳开荄,太皞司始。
穷阴夕遁,农祥晨启。
甲张气飞,仰希大布。
条风披盝,恍若寱寤。
敢假羲仲,爰荐羊麦。
二有熙熙,唯春之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三 青阳》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农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农耕生活的喜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青阳开荄,太皞司始。
    穷阴夕遁,农祥晨启。
    甲张气飞,仰希大布。
    条风披盝,恍若寱寤。
    敢假羲仲,爰荐羊麦。
    二有熙熙,唯春之锡。

  2. 诗句解析

  • 青阳开荄:指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青阳为太阳的初升,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太皞司始:太皞,古代神话中主管农业的神,这里指的是春天的到来。
  • 穷阴夕遁,农祥晨启:描述夜晚的寒冷逐渐消散,清晨的阳光带来新的希望和生机。
  • 甲张气飞,仰希大布:甲为天干之一,这里可能指的是冬季结束后,阳气开始上升。大布可能是指丰收的预兆。
  • 条风披盝:形容风的轻柔和温暖。
  • 恍若寱寤:形容一种迷茫而又清晰的状态,如同刚刚醒来的样子。
  • 敢假羲仲,爰荐羊麦:羲仲可能指的是春神或农业之神,这里用“敢”字表现出一种敬畏之情,同时推荐羊和麦作为祭祀的物品。
  • 二有熙熙,唯春之锡:这里的“二有”指的是春季到来,“熙熙”形容气氛的和谐与繁荣,而“唯春之锡”意味着春天给予人们的恩惠。
  1. 诗歌主题: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农事活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 艺术特色

  • 简洁明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易于理解。
  • 意境深远: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力。
  • 象征手法: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汇和意象,如“甲张气飞”、“条风披盝”,富有诗意。
  1. 文化意义:《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三 青阳》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寻求吉祥和富足的愿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

《汉郊祀歌二十首 其三 青阳》不仅展示了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事活动的尊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