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藉稽中散,才名阮仲容。
良时不易得,有暇即相从。
溪静鱼依藻,天凉鹤在松。
坐开金谷酒,酌向宝珠峰。
访刘外史题诗见山堂兼美同行诸友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刘外史题诗见山堂兼美同行诸友 其二》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是韩愈在赴任袁州刺史途经见山堂时,拜访了刘禹锡并赠以诗歌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刘禹锡的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情怀,同时也表达了韩愈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寻幽陟峻登高阁,访胜题诗见山堂。”描绘了作者寻找隐逸之地、攀登高山之巅,以及拜访见山堂的情景。这里的“寻幽陟峻”形容了作者寻找隐逸之地的决心和行动;“访胜”则表明了作者对于美景的追求和赞美;而“登高阁”则暗示了作者对于高处风景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能力。
颔联“清泉石上流,翠竹丛中生。”则是对见山堂周边环境的描绘。这里的“清泉石上流”展现了见山堂周围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翠竹丛中生”则强调了见山堂周围的生态环境,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受。
颈联“云霞掩映碧山色,烟波浩渺绿水光。”进一步描绘了见山堂周围的山水景色。这里的“云霞掩映碧山色”形容了云雾缭绕下的青山景色,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而“烟波浩渺绿水光”则展现了见山堂周围的水面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触。
尾联“我行乘风去,君意与谁同?”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我行乘风去”暗示了作者即将离开,但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期待;而“君意与谁同”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注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访刘外史题诗见山堂兼美同行诸友 其二》通过对见山堂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展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