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仲连

自爱衡门著皂冠,谈玄风落镜湖干。
清斋对客无长物,插遍梧桐与合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寄仲连》是一首由唐朝诗人嘉惠创作的咏物诗,通过描写鹊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嘉惠,唐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绕树栖难定,填河尚未期。
    旧来能语,试为报归时。

  2. 诗歌赏析

  • 首联“绕树栖难定”:描述了鹊在树上盘旋飞翔,难以安定下来的情景,展现了鹊的活泼可爱。

  • 颔联“填河尚未期”:描绘了鹊试图渡过河流,但尚未成功的情形,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牵挂和期待。

  • 颈联“旧来能语”:回忆了以往鹊与人们交流的场景,暗示了对过往友谊的回忆和珍视。

  • 尾联“试为报归时”:诗人设想鹊能够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在适当的时候带回家乡的消息。

  1. 创作背景
  • 《寄仲连》创作于唐朝,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有机会游历四方,感受自然之美。嘉惠作为一位诗人,很可能有游历的经历,因此这首诗可能也是在他的旅行途中或回到故乡之后创作的。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中的鹊形象栩栩如生,通过对鹊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 语言优美:诗歌用词考究,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鹊的描写中,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 文化意义
  • 咏物诗的典范:《寄仲连》作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唐代咏物诗的艺术成就和文化魅力。

《寄仲连》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咏物诗,通过对鹊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