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马寅旭明府六行 其二 竹马行

凄凄草色长堤下,童子纷纷骑竹马。
鸟雀夹车时雨来,青林漠漠春云泻。
翠树浓花满路开,仙姿双鸟多潇洒。
于今苍赤避鸣驺,稍近旌旄衙胥打。
官民觌面不相亲,莫怪科条若土苴。
今君带绶映春辉,不减河阳饶艳冶。
竹马周回列道傍,云霓在望我心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马寅旭明府六行·其二·(选三)竹马行》是明朝杜齐芳的文学作品。该诗描绘了长堤下凄清的草色、儿童骑竹马的景象,以及春雨时节鸟雀和青林的景色。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与背景
  • 原文:《赠马寅旭明府六行·其二·(选三)竹马行》:凄凄草色长堤下,童子纷纷骑竹马。鸟雀夹车时雨来,青林漠漠春云泻。翠树浓花满路开,仙姿双鸟多潇洒。于今苍赤避鸣驺,稍近旌旄衙胥打。
  • 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时期,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1. 诗歌内容解析
  • 开头部分:首句“凄凄草色长堤下”,通过描绘长堤下凄凉的草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这里的“凄凄”二字,不仅描述了草色的颜色,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失落之情。
  • 中间部分:第二句“童子纷纷骑竹马”,生动地描绘了一群孩子在春天里骑着竹马嬉戏的场景。这里的“纷纷”形容孩子们众多,而“骑竹马”则展现了他们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和活力,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欢快的画面。
  • 结尾部分:第三句“鸟雀夹车时雨来”,描绘了雨中的景象,鸟儿停在车旁,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清脆的声音。这里的“夹车”暗示了车辆的行驶状态,而“时雨来”则强调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季节的变化。整体上,这一部分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 尾声部分:“青林漠漠春云泻”与“翠树浓花满路开”,这两部分分别描绘了青葱的林子和盛开的花朵。这里的“漠漠”和“浓花”都形容词语的使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丽程度。最后两句“仙姿双鸟多潇洒”和“于今苍赤避鸣驺”,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这里用“仙姿双鸟”来形容鸟儿的美丽,而“苍赤”则暗指天空的颜色,表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杜齐芳的《赠马寅旭明府六行·其二·(选三)竹马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明代文学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