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月夜园外散步 其一

微风拍秋萤,款款飞欲高。
时来触团扇,近人光自韬。
岂无灯烛张,怜汝飞蛾遭。
群动亦有息,农务乡所操。
络纬索索啼,织妇行已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月夜园外散步(其一)》是明代诗人王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王衡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王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初秋夜晚的景象,月光洒在园外的小路上,微风拂动着秋萤飞舞,它们时高时低地飞翔,似乎在与风嬉戏。诗中“微风拍秋萤,款款飞欲高”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秋天夜晚的自然之美。紧接着,“时来触团扇”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萤火虫比作被风吹拂的秋扇,形象而富有诗意。“近人光自韬”,进一步描绘了萤火虫在人们周围闪烁的情景,增添了一丝温馨和宁静感。

诗中也不乏对自然万物的怜惜之情。“岂无灯烛张,怜汝飞蛾遭”,表达了诗人对于小生物如飞蛾的怜悯,尽管它们遭受着灯光的照射,但仍在努力飞翔。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此外,“群动亦有息,农务乡所操”两句,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节奏和农民劳作的场景。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也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真实感。

王衡的《初秋月夜园外散步(其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