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月

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
月到石头城下好,碧云红树听吹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城月》是明代诗人王象春创作一首充满意境的七言绝句,展现了作者对金陵古都的深情怀念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歌背景
  • 《石城月》是王象春于万历三十八年所作,当时其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中。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故乡金陵(今南京)深深的眷恋,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人对于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关注与思考。
  1. 诗歌原文
  • 金陵王气未曾消,水泊秦淮江上潮。
  • 月到石头城下好,碧云红树听吹箫。
  1. 诗歌鉴赏
  • 首句“金陵王气未曾消”描绘了金陵(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繁华与辉煌,同时也隐喻着朝代更替的无常。次句“水泊秦淮江上潮”则以水波荡漾的画面,增添了一份宁静而深邃的意味。第三句“月到石头城下好”通过月光照耀石头城的美景,寄托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碧云红树听吹箫”以音乐般的意象结束全诗,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远方的呼唤。

王象春的《石城月》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与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