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落嵚崎三十年,宁教人笑不教怜。
一腔热血犹堪洒,半片寒毡也有缘。
贫贱已知安骨相,功名端合让才贤。
远公莲社还依旧,且放心头得悄然。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 其六
介绍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是明朝诗人李流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信息:李流芳,字茂宰,又号长蘅、香海、古怀堂、沧庵等,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他于万历三十四年中举人,两应会试不第后,便决定专心读书养母,并刳心学道,以求正定之法。他的书法、绘画均有造诣,尤其擅长诗词与绘画。李流芳的《檀园集》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
诗歌原文及翻译:《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其六)全文如下:
可怜春色半留滞,青泥汨汨水涔涔。
途经千里归犹近,病觉三分治未深。
欲去尚看童仆面,相留秪愧故人心。
惊魂怕问前头路,老马驱驰已不禁。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濠梁道中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句“可怜春色半留滞”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接下来的“青泥汨汨水涔涔”描绘了道路艰难、水流湍急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旅途艰辛的氛围。
第三四句“途经千里归犹近,病觉三分治未深”透露出朋友远行而自己身体不适,但心中仍牵挂着对方的安危。最后两句“欲去尚看童仆面,相留秪愧故人心”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方深情的感激。最后一句“惊魂怕问前头路,老马驱驰已不禁”反映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复杂情感,既担心前方的路,又因为老马的驱动而无法自拔。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李流芳在濠梁道中送别友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艺术特色与鉴赏:李流芳的诗作多注重意境的营造,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不失豪迈的气氛。诗中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韵律感。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濠梁道中别子将无际南归》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也是李流芳个人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还能从中领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