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重九日,风雨石湖中。
屈指登高处,三年无一同。
亦知怀远道,且复信飘蓬。
阿母秋园里,应怜萸酒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去年重九日,风雨石湖中。
屈指登高处,三年无一同。
亦知怀远道,且复信飘蓬。
阿母秋园里,应怜萸酒红。
《黄河九日寄怀家中兄弟》是唐代诗人李颀于公元714年(唐玄宗开元二年)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和对家乡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亲人的牵挂。
诗中写到:“西岳云台阁,东都金谷园。不知何处士,来作洛阳人。” 这里,“不知何处士”指的是来自远方的游子,他们来到洛阳这个繁华的城市,却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宿。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流离失所的现状。
诗中写道:“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求物质享受、忘却故乡的人的讽刺。他认为这些人就像武陵人一样,只是暂时在桃花源里游玩,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活意义。
最后一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世隔绝、无法与他人交流的感叹。他怀念过去与兄弟们一起采摘野菜的日子,那种纯真的友谊和亲密的生活。
《黄河九日寄怀家中兄弟》这首诗通过描写黄河的壮丽景象和表达对家乡兄弟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也用辛辣的语言讽刺了那些只顾享乐、忘却故乡的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真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