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宫

悬崖坏壁草芃芃,传是嵩阳旧日宫。
何处闲云飞岭外,有时真气起封中。
螭文剥落唐碑古,虬树阴森汉柏雄。
指点千年成感慨,悲风萧飒万山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阳宫》是明代诗人李化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嵩山的壮丽景色,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将围绕其原文、背景和赏析等方面进行深入介绍:

  1. 原文
    悬崖坏壁草芃芃,传是嵩阳旧日宫。
    何处閒云飞岭外,有时真气起封中。
    螭文剥落唐碑古,虬树阴森汉柏雄。
    指点千年成感慨,悲风萧飒万山空。

  2. 背景

  • 明代社会背景与文化环境。在明代,社会相对稳定但内忧外患频繁,文化创作往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与思考。李化龙作为一位文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沉思。
  • 李化龙的生活经历及其创作动机。李化龙的生平资料较少,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他的诗歌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思想的表达。
  1. 赏析
  • 语言风格与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嵩山的深厚感情。同时,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如“螭文剥落唐碑古”,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整首诗贯穿了一种对历史沧桑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的“指点”一词,暗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思考,以及对于未来的期许或担忧。这种情感的交织体现了李化龙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嵩阳宫》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明代文人情感与思想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展示了嵩山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