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 其七

千盘鸟道转云萝,徙倚层霄发浩歌。
北走峰阴凌紫塞,西来练影落黄河。
诸天回薄星辰近,下界苍茫风雨多。
眼底殊庭君自见,九还未就柰人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岱·其七》是明代李化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高瞻远瞩的无畏气概。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 千盘鸟道转云萝,徙倚层霄发浩歌。北走峰阴凌紫塞,西来练影落黄河。诸天回薄星辰近,下界苍茫风雨多。眼底殊庭君自见,九还未就柰人何。
  1. 诗人简介
  • 李化龙是明朝的诗人,他的生平和成就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赏析
  • 意境高远:《登岱·其七》以泰山为背景,通过对泰山雄伟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气势宏大:诗中“千盘鸟道转云萝”形容泰山山路蜿蜒,仿佛云中的道路;“北走峰阴凌紫塞”则描绘了泰山北面山峰的幽深和险峻。
  • 气象万千:诗中的“诸天回薄星辰近”和“下界苍茫风雨多”等句子,形象地刻画了泰山周边的大气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 含蓄蕴藉:虽然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泰山的七言律诗,但它并不局限于对泰山本身景物的描述,而是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例如,“眼底殊庭君自见,九还未就柰人何”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赞叹,也隐含着对人生旅途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李化龙的诗歌语言精炼,用词考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魅力。

《登岱·其七》不仅仅是一篇赞美泰山的诗歌,更是李化龙对祖国山河的一种深情颂赞。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