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 其一

策马不能去,徘徊双树间。
地偏芳草合,天迥白云闲。
开径惟闻鸟,闭门犹见山。
长松挂明月,一鹤夜深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泉寺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游历洛阳玉泉山时的感受与心境。下面将介绍《玉泉寺其一》: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直言敢谏、关心民生而闻名于世。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涉及广泛,从描绘自然景观到抒发政治感慨,均有涉猎。他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1. 诗歌内容概述
  • 游览经历:白居易在《玉泉寺其一》中描述了他独自一人前往玉泉寺的旅程,路途中经历了长时间的步行,直至半程之遥。
  • 寺院景观:《玉泉寺其一》详细描绘了玉泉寺周围的自然风光,如云树环绕、新叶千万影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诗人对此次旅行的满足感以及对时间的留恋。他在春意盎然之际,仍沉浸在对玉泉寺美景的回忆中,不愿离去。
  1. 诗歌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白居易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深远的意境,《玉泉寺其一》便是如此。通过对玉泉寺及其周边景致的细腻刻画,诗人不仅展示了其高超的写作技巧,还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 语言风格:该诗的语言平实而不失文采,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这种风格使得作品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 历史文化背景
  • 玉泉寺的由来:《玉泉寺其一》中提到的玉泉寺位于洛阳东南的玉泉山,据传建于南齐,后经过多次扩建。
  • 佛教文化:古时的寺庙不仅是修行之地,也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交流思想的场所。白居易在此地留下的诗句,也反映出当时佛教文化的盛行以及文人对于宗教文化的参与度。
  1. 诗歌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新叶千万影”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增添了诗意的美感。通过这些意象,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眼中的世界,体会到他的情感世界。
  • 情感流露: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这种情感的流露使诗歌更具有一种哲理性,引人深思。

《玉泉寺其一》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赢得了后人的赞誉,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的窗口。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