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山寒眺同陈卧子

孤城萦若带,乱水织如烟。
晴雪千家碎,穷溪一树悬。
荒荒纷野艇,每每净原田。
不见巢林鸟,归飞何处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嵇山寒眺同陈卧子》是明代诗人王庭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冷宁静的自然景色。以下是对这首古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王庭,字言远,一字迈人,浙江嘉兴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广州府知府,官至山西布政使。有《秋闲诗草》、《秋闲三仕草》、《二西草》、《漫余草》。王庭在任职期间以清惠廉洁著称。
  2. 作品原文:孤城萦若带,乱水织如烟。晴雪千家碎,穷溪一树悬。荒荒纷野艇,每每净原田。不见巢林鸟,归飞何处边。
  3. 诗句解析:这首诗通过对孤城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孤独的氛围。“孤城”和“乱水”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破坏后荒凉景象的感慨,也体现了诗人对和谐自然景观的追求。同时,“晴雪千家碎”,形象地描述了雪后大地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冲击。“穷溪一树悬”则通过一个特写镜头,突出了树木在寒冷天气中的坚韧与生命力。
  4. 文化背景: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庭作为明末清初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也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庭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修养、道德理想的追求。
  5. 艺术特色:《嵇山寒眺同陈卧子》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诗歌采用了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其次,王庭善于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联想空间。
  6. 现实意义:从现实角度看,《嵇山寒眺同陈卧子》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再现和思考,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预测未来,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嵇山寒眺同陈卧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明末清初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王庭的《嵇山寒眺同陈卧子》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一部蕴含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艺术作品。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也让人们思考了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这首诗不仅是王庭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