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生曲 其二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
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生曲 其二》是一首由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所作,属于乐府诗集吴声歌曲的一部分。该作品以蟋蟀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1514年—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与谢榛、王世贞等并称“后七子”,主张文学复古,为“前七子”之后的重要文学流派代表。李攀龙在诗歌创作上成就斐然,其诗作多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也在内容上力求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
  1. 诗歌原文
    蟋蟀空局促,人命安可为。但当饮美酒,醉即蒿里歌。

  2. 主题内容

  • 诗歌开头通过蟋蟀的叫声引入,象征着生命的渺小和时光的流逝。接着通过“人命安可为”提出人生的疑问,强调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忧虑和恐惧。然而,诗人没有停留在这种悲观的情绪中,而是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饮酒来忘却忧愁,享受当下的快乐。最后,“醉即蒿里歌”暗示了即使面对困境,也要像古人一样,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测。

李攀龙的《同生曲 其二》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通过对蟋蟀和人生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对时间、生命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