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苦闲(壬午)

秋日已非长,午梦几醒难易。
无计好将闲遣,却为闲成疾。
西风落叶也须看,要苦吟无力。
怪是黄昏灯后,梦也犹难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好事近 苦闲(壬午)》是宋代文学家汪莘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汪莘,字叔野,宋抚州临川人。他是一位进士,为吕希哲门人,学行亚于其兄。汪莘的诗歌创作颇丰,斋名归愚,共编有《归愚集》291篇诗文。他的诗词多表达对于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性。
  • 汪莘的生平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在南宋高宗时期担任过多个官职,如洪州推官等。由于政治原因,他被降职,后长期退居山林。这些经历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1. 作品原文:《好事近 苦闲(壬午)》
    风日未全春,又是春来风日。
    不出方壶门户,见东皇消息。
    此时春事苦无多,春意最端的。
    却被草牙引去,向柳梢收得。

  2. 作品鉴赏

  • 《好事近 苦闲(壬午)》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心情。诗中“风日未全春”表达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已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
  • “出方壶门户”中的“方壶”指神话传说中的方壶山,象征着高远清幽的意境。诗人在此描绘自己虽身处喧嚣之中,却能超然物外,保持内心的宁静。这种心境正是作者所追求的隐逸生活状态。
  • “此时春事苦无多”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惜和感叹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 “却被草牙引去”中的“草牙”指春风,它被春风引去,带来了更多的春意。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自己随春风而去,感受大自然之美的情景。
  • “向柳梢收得”中的“柳梢”意味着柳树的嫩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1. 艺术特色
  • 《好事近 苦闲(壬午)》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如“风日未全春”中的“风日”与“春”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春日图景。又如“草牙引去”中的“草牙”,既是一种植物,也暗喻春风,增添了词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 在结构上,本词采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形式,简洁明快,便于读者迅速把握内容与情感。每一句都紧扣主题,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高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 在思想内涵上,《好事近 苦闲(壬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好事近 苦闲(壬午)》不仅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词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研究宋代文学、了解汪莘的生平与成就以及欣赏古代诗词的人来说,这首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