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

梁园高会花开起,直至落花犹未已。
春花着酒酒自美,丈人但饮醉即休。
才到花前无白头,红颜相劝若为留。
春风何处不花开,何处花开不看来,看花何处好空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生平: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是一位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复古运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被尊称为“宗工巨匠”。他在文坛上主盟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创作时期:该诗作完成于明代嘉靖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家们热衷于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理解。李攀龙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风貌。
  1. 诗歌原文
  • 诗句原文:《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的原文如下:“梁园高会花开起,直至落花犹未已。春花着酒酒自美,丈人但饮醉即休。才到花前无白头,红颜相劝若为留。”
  • 诗句解析:这组诗句通过对梁园春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享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1. 主题思想
  • 春天的赞美:整首诗洋溢着对春天景色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春花盛开、落英缤纷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生活的乐观态度: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诗人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李攀龙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味。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 意象运用:在这首诗中,意象的使用非常巧妙。例如,通过对梁园春景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和殿卿春日梁园即事》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传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