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莱芜萧簿

萧生业本儒术起,稍因读法得其指。
栖息十年白鹿洞,担囊一卷青乌子。
岱宗雄蟠大海滨,衣冠气王中有人。
我家松槚三千树,鞍山东望华不注。
为说干时常轗轲,独怜明主能知遇。
莱芜作簿更谁群,但恨无过范史云。
釜里蠹鱼堪自见,鞭下虫蛆讵忍闻。
看君才岂催科拙,请谒公门非所屑。
藩臣答诏误承恩,翻然遂就迁官列。
匹马悠悠复路岐,即今失意欲何之。
同乡冢宰谙名姓,府掾郎曹伫可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莱芜萧簿”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在《聊斋志异》中。这篇短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离别场景和深厚友情,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他对于生活的热爱。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细节刻画,表达了作者对莱芜萧簿的深情厚谊,并且流露出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蒲松龄在创作这篇散文时,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思想:一方面描绘了朋友之间的离别场景,另一方面则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受其中的深情厚谊和友情。

总的来说,“送莱芜萧簿”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对友谊真挚情感的描绘,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成为了蒲松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