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溪渔歌

溪水沄沄远接空,渔歌互答乱流中。
一声款乃秋波绿,几曲悠扬夕照红。
响彻云霄惊落雁,调高杨柳拂回风。
翻嫌渭叟浑多事,却卜熊罴号太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赖溪渔歌》是明代诗人丘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丘弘,字宽叔,是明代福建上杭人,天顺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他敢于直言,与同僚上书弹劾奸人屠宗顺辈献宝邀宠于万贵妃及中官梁芳。
  • 创作年代:关于《赖溪渔歌》的确切创作时间未明确指出,但可以推测为明代中叶。当时社会环境和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文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诗歌原文
  • 溪水沄沄远接空,渔歌互答乱流中。
  • 一声款乃秋波绿,几曲悠扬夕照红。
  • 响彻云霄惊落雁,调高杨柳拂回风。
  • 翻嫌渭叟浑多事,却卜熊罴号太公。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赖溪渔歌》通过描绘溪流、渔歌、夕阳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的“秋波绿”和“夕照红”等词汇,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 音乐性:此诗在音乐上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如“响彻云霄”和“杨柳拂回风”等描述,展现了一种动人心弦的效果,使人仿佛能听见那渔歌在耳边回荡。
  1. 诗歌评析
  • 主题思想: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名利看淡的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点:在表现手法上,《赖溪渔歌》运用了主题贯穿和转调等技巧,展示了作曲艺术的新水平。同时,“欸乃”这一船夫拉纤号子的意象被巧妙地融入诗中,既体现了音乐性,又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韵味。

《赖溪渔歌》不仅是明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感受到其深邃的艺术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