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子与署中

杭城落月早潮生,宪府松杉风乱鸣。
伏枕待三从劾免,移文满百不留行。
何人更许弹冠会,唯尔还堪倒屣迎。
十载寒温无长物,一时出处有馀情。
酒斟白玉吴姬色,赋掷黄金楚客声。
大抵冥鸿心自远,曾来老骥气难平。
浮云在昔悬秦望,北斗依然捧汉京。
吏挟江湖才是傲,交论冰雪未为清。
官联西省闻题柱,家本同乡见请缨。
谁似两朝衔宠遇,它如群少失纵横。
樽前且抗持螯手,世上空传染翰名。
须听松杉风再起,晚潮乘月到杭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留子与署中》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所作的一首古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攀龙的诗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以下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官至河南按察使。李攀龙与“前七子”倡导文学复兴运动,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歌原文
  • 杭城落月早潮生,宪府松杉风乱鸣。:描述的是杭州的夜晚景象,落月、早潮以及宪府松杉间风吹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凄凉的氛围。
  • 伏枕待三从劾免,移文满百不留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期待,希望有人能够弹劾自己,同时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
  • 何人更许弹冠会,唯尔还堪倒屣迎。:意味着在这个环境中,很少有人真正欣赏自己的才华,只有自己还能保持初心。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官场意象,如“杭城”、“松杉”、“三从劾免”等,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 情感真挚:诗人以自身的遭遇为背景,抒发了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情感真挚而深沉。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留子与署中》不仅是李攀龙个人的文学成就,也是明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展示了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时代背景: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留子与署中》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李攀龙的个人生活和创作经历,还可以深入理解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