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不寐芙蓉冷,幽栖薜荔惊。
灵胡秋赑屃,毛女夜妖精。
暗穴龙蛇走,深林虎豹耕。
星连棋石布,雨共洗盆倾。
霜绝千寻锁,风邀五舌笙。
岂因临帝座,呼吸变阴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华顶玉井楼上所见之景,以及其内心的感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攀龙:明代著名诗人,与高启、杨基并称为“明代三大词人”。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1. 诗歌原文
  • 《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
    不寐芙蓉冷,幽栖薜荔惊。
    灵胡秋赑屃,毛女夜妖精。
    暗穴龙蛇走,深林虎豹耕。
    星连棋石布,雨共洗盆倾。
    霜绝千寻锁,风邀五舌笙。
    岂因临帝座,呼吸变阴晴。
  1. 诗歌解析
  • 芙蓉冷:芙蓉即荷花,用来形容夜晚荷塘的寂静与清冷。
  • 薜荔惊:薜荔是一种常绿藤本植物,用来比喻夜间植物的颤动或动静。
  • 灵胡秋赑屃:赑屃是古代神兽的一种,这里形容秋天山石的巨大和沉重。
  • 毛女夜妖精:毛女通常指山间的野兽,如猴子等,夜则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形象生动。
  • 龙蛇走,虎豹耕:这两句描绘了深林之中,龙蛇游走,虎豹耕作的景象。
  • 星连棋石布,雨共洗盆倾:通过天文与自然界的结合,展现了一幅星罗棋布、雨势磅礴的画面。
  • 霜绝千寻锁,风邀五舌笙:描述了寒冷至极,霜冻覆盖着千丈高的山峰,而微风吹过,似乎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笙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
  • 岂因临帝座,呼吸变阴晴: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高位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1. 诗歌主题
  • 自然与人的关系: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然景色与人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季节变化的象征意义:诗中通过对秋冬季节的描绘,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
  • 哲学意境的表达:诗中的许多意象和比喻都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如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1. 诗歌的艺术特点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感受。
  • 意象丰富: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山、水、石、兽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 语言优美:诗人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李攀龙的《宿华顶玉井楼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艺术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