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生盘山诗

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
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
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
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
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谢生盘山诗》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通过描绘盘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明代山东历城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任刑部广东司主事、陕西提学副使等职。他的文学成就显著,与当时的“五子”之称中的其他四位(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并称为“后七子”,在明代文坛上享有盛名。

  2. 诗歌原文:爱尔跻攀处,奇踪满报章。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

  3. 诗意解析

  • 奇踪满报章:表达了诗人攀登盘山时所见到的美景,如同奇观一般被广泛传播。
  • 山盘元气出,寺抱翠微藏:描绘了盘山的雄伟与寺庙的隐逸,展现了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
  • 拂石摇天影,披花带雨香:通过触感与嗅觉的描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之中。
  • 千峰回白首,万壑步清霜:形象地描绘了盘山的险峻与美丽,给人以岁月流转、生命轮回的感受。
  • 鼓角关榆堕,旌旗塞草长:通过声音与植物生长的景象,传达了边疆辽阔与战争离愁的情感。
  • 阴风来大漠,秋日下渔阳:以自然现象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 海色秦城外,边声汉苑旁:展现了边疆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引人深思。
  • 欲因临望代,遂得纪金汤: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观察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以此作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

《答谢生盘山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和人生感悟的诗歌,也是李攀龙文学才华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到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以及他们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深邃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