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忆殿卿

江南行色照青春,白发相看梦里新。
忆尔故乡归未得,梁园风雪正愁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殿卿》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明山东历城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并称“五子”,在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却酷爱诗歌,厌弃训诂之学。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及第后,历任刑部广东司主事、陕西提学副使等职,最终官至河南按察使。他的诗作以声调取胜,但古乐府似临摹帖,缺乏可观之处。文章方面,他的论诗主张脱离盛唐以后的人集,不读西汉以后的人作。
  1. 作品原文
    春满梁园兴不孤,平台一望尽平芜。
    于时授简酬知己,何处衔杯忆老夫。
    浪迹已应为客就,浮名犹自傍人无。
    只今慷慨夷门道,肯让萧条在五湖。

  2.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李攀龙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春满梁园”表达了一种生命的蓬勃与希望,“平台一望尽平芜”则揭示了世事变迁的无常。
  • 诗人通过回忆过去与知己共饮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他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不为名利所累。
  1. 艺术特色
  • 李攀龙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语言简洁明快。他的诗句往往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还通过回忆与朋友共饮的情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

《寄殿卿》作为李攀龙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理解。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