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殿卿九日见怀 其一

黄花独傍酒边开,过雁秋风绕吹台。
直置沾裳听不得,何须更自故乡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生于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卒于隆庆二年,年仅五十余岁,其一生致力于文学和艺术的创作,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李攀龙的诗歌中,他运用了多样的艺术手法,如对偶、用典等,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意和美感。《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就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1. 诗词原文
  • 黄花独傍酒边开,过雁秋风绕吹台。直置沾裳听不得,何须更自故乡来。
  1. 注释译文
  • 注释:此诗是李攀龙对于友人秋日登高之作的回应,表达了对朋友远行者的关切与思念。
  • 译文: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独自开放的黄色花朵在酒边的旁边盛开,飞过的大雁被秋风拂过,发出悠扬的声响。诗人听到这声音,感到无法忍受,因此不再邀请朋友回到故乡。
  1. 作品赏析
  • 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诗中的“黄花”和“过雁”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 李攀龙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深深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李攀龙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李攀龙在收到好友“殿卿”的九日见怀后所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
  • 在明代文人的交往中,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诗歌,文人可以表达彼此的情感、分享生活的点滴。这首诗的创作,也体现了李攀龙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1. 相关评价
  •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作为李攀龙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都得到了后人的认可和赞誉。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不仅是李攀龙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