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阻风

南风乍休北风起,船头浪花洒船尾。
梦断瑶台雪满衾,不知身在黄芦渚。
自起推篷望南北,波浪蹴天云墨色。
汀鹭沙鸥四散飞,饥肠何处求鲜食。
却怪扁舟两渔叟,轻忽风波重糊口。
身委蛟龙悔已迟,得鱼竟不思回首。
洲上人家昼掩扃,老树怒挟秋涛声。
祢生之骨已化土,千载空遗鹦鹉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鹦鹉洲阻风》并非无法回答的问题,而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标题。它出自明代诗人史谨之手,是一首表达作者在旅途中所遇阻风之景和心境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具体的介绍:

  1. 作品原文:《鹦鹉洲阻风》是明代诗人史谨的作品。诗作原文如下:南风乍休北风起,船头浪花洒船尾。梦断瑶台雪满衾,不知身在黄芦渚。自起推篷望南北,波浪蹴天云墨色。汀鹭沙鸥四散飞,饥肠何处求鲜食。却怪扁舟两渔叟,轻忽风波重糊口。身委蛟龙悔已迟,得鱼竟不思回首。
  2. 作者简介:史谨生活在明代,其作品多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文人的思想情感。通过阅读他的诗作,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
  3. 文学赏析: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航行途中遭遇的艰难与挑战,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的内心状态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特别是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动态变化,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鹦鹉洲阻风》不仅是明朝诗人史谨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深邃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