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
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是唐朝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约公元767年-835年),字仲初,颍川郡(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出身寒微,是唐代杰出的著名短篇作者。他的诗词题材广泛,题材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作品内容贴近民生,语言通俗易懂,成为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王建的一生经历了唐末战乱和黄巢之乱,他的作品也常常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他的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后世研究唐宋文学的重要资料。
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紫牡丹开百馀朵,烂红照眼色如醉。
买将归去恐花睡,为著小楼添酒来。
紫牡丹开百馀朵,烂红照眼似醉人。
花开花谢三春后,何似花开只在人!
首句“紫牡丹开百馀朵,烂红照眼色如醉。”描绘了一幅紫牡丹盛开的美丽景象,花瓣繁多且色彩艳丽如同醉酒一般,令人眼花缭乱。次句“买将归去恐花睡,为著小楼添酒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美丽的牡丹带回家,却又怕花儿被遗忘而独自凋谢的忧虑和期待,希望有美酒相伴以驱散寂寞,寄托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第三句“紫牡丹开百馀朵,烂红照眼似醉人。”再次赞美了牡丹的美丽,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与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花开花谢三春后,何似花开只在人!”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美的感慨,认为只有当人们珍惜并爱护这些美好时光时,它们才能真正属于自己,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外在的花与季节之中。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