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殷正甫内翰之京 其一

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
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一》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意义:

  1. 作者背景: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居士,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官员,其诗歌创作在明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善于用典,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体现了李攀龙豪放的诗风和对国事的关注。

  2. 作品原文:《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一》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

  3. 诗作鉴赏:首句“咸池一奏合宫成,帝自垂裳拱玉京”表达了国家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皇帝亲自主持朝政的情景。这里的“咸池”可能是指古代音乐中的一种,象征着国泰民安。第二句“多少侍臣调六琯,须知共作凤凰鸣”则表达了众多大臣努力辅佐君王,希望君臣协力,共同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凤凰是吉祥的象征,此处暗示国家将会有美好的未来。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它更是李攀龙对国家政治走向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