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年踪迹遍天涯,书剑萧条兴味赊。
枫冷吴江人执手,月明苕水客还家。
霜前黄菊惊寒早,湖上青山易日斜。
落魄布衣今白首,也将诗酒度年华。
送汪世望还吴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汪世望还吴兴》—— 明季士子的归途之叹
在明代的诗坛上,有这样一首《送汪世望还吴兴》,作者是明朝的史鉴,字明古,号西村。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蕴含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篇开篇即道出作者对远方游子的深切挂念:“频年踪迹遍天涯,书剑萧条兴味赊。”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常年奔波在外、生活孤寂的同情与理解。接着,“枫冷吴江人执手,月明苕水客还家。”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秋风吹动枫叶,吴江边人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明月高悬,苕水上的行人满载着家的温暖回到家乡。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表面的景色描绘上,而是通过“霜前黄菊惊寒早,湖上青山易日斜。”两句,抒发了自己对时光飞逝的无奈与感慨。他感叹岁月如梭,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纵即逝。而最后一句“落魄布衣今白首,也将诗酒度年华。”更是直抒胸臆,表明即便一生颠沛流离,也要以诗酒自娱,度过余生。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远行者的深情送别,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种种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的真挚流露,史鉴成功地将一位士人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友情与归家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阅读《送汪世望还吴兴》的同时,不难发现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还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都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学才华。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与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人生困境时应有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