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
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
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
《别元美·其一》是一首由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创作的诗歌。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不仅是明代“前七子”之一,也是与谢榛、王世贞等文人共同倡导文学的一代宗师。
李攀龙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其对友人离别的哀思。诗中的“北风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一幅北风呼啸、大雁成群飞行的场景,同时伴随着泗水西流和阳光逐渐西斜的景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捕捉,更是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宣泄。
诗的最后一句,“不见浮云千里色,知它何处是姑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远行的不解与牵挂。浮云千里之色虽可见,却难以捉摸,无法得知友人最终的去向。这种设问不仅增添了诗句的意境之美,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别元美·其一》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它更承载着李攀龙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执着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