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
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自戏》是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春日自戏》的作者,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明山东历城人。他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与“五子”之一的梁有誉、王世贞并称,在明代文学界占据重要地位。李攀龙少时家贫,但酷爱诗歌,厌恶训诂之学。他因母丧而心病卒,官至刑部广东司主事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以声调见长,但在艺术上受到批评。其诗作风格模仿盛唐后人的集,但缺乏可观之处;文章则模拟生涩,影响深远。他还有《古今诗删》《李沧溟集》等著作。
  1. 诗词原文
  •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
  • 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1. 作品鉴赏
  • 从内容来看,《春日自戏》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涯的无奈。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感。
  • 从艺术手法上看,该诗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朴素无华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移疾后”与“山林士”的状态,突出了隐逸与仕途之间的差异。
  1. 创作背景
  • 《春日自戏》的创作背景与李攀龙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他在官场失意后选择退隐,因此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对过去官场生涯的回忆和反思。

《春日自戏》不仅是李攀龙个人情感的真实体现,也是明代文人心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