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塘瓶山道院

𣙜利当年满世间,弃瓶犹见积成山。
何人为起楼台住,种得长松待鹤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武塘瓶山道院》是明代诗人史鉴创作的一首八言绝句。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史鉴的文学才华,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尤以对世务的关注而著称。尽管他淡泊于名利,却能留心世间事务,多次被巡抚王恕请益,其陈述时政均切中时弊,深受王恕的赞赏。他的生活状态和创作风格反映出他的高洁品质和深邃思考。

  2. 诗歌原文:《游武塘瓶山道院》是史鉴的一首八言绝句。诗中“利当年满世间,弃瓶犹见积成山”描绘了世间财富的积累与消耗,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何人为起楼台住,种得长松待鹤还”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3.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如“利当年满世间”,通过“利”字的双关含义,既指世间的繁华也暗示了世事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诗句的层次感和深度。

  4. 文化背景:在明代的社会背景下,史鉴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他的诗作不仅是文学上的创造,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批判。

  5. 收藏价值:史鉴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收藏家。他家中收藏丰富,包括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这些藏品不仅增添了居室的文化气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游武塘瓶山道院》是一首集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精神。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