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真阳明府

仙令风流百里才,谈经新自蜀天回。
彩毫忽动梁园色,丹灶还邻叶县开。
琴里春生桐柏水,月明人在景夷台。
只今汝颍高贤聚,为有郎官一宿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周真阳明府》是由明代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人。明代文学家、诗人,与“后七子”中的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等合称为“五子”,是明代复古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以音调见长,但常被批评为缺乏生动性,且模拟痕迹明显。
  1. 诗歌原文
  • 仙令风流百里才,谈经新自蜀天回:形容周真阳明府的才华横溢,如同来自蜀地的仙人一般。
  • 彩毫忽动梁园色,丹灶还邻叶县开: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暗示着某种文化或艺术氛围的存在。
  • 琴𫟠春生桐柏水,月明人在景夷台:诗意地表达了音乐和月光的美好景象,让人联想到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 只今汝颍高贤聚,为有郎官一宿来:表达了对当地贤达人士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文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和文化氛围的热爱。
  • 情感真挚: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才华的钦佩。
  • 语言华美:诗句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显得华丽而不失雅致。
  • 主题明确:《赠周真阳明府》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送别情景:诗中可能包含了送别的情景,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文化气息:诗中蕴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反映了明代文人追求古典文化和诗词艺术的精神风貌。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盛行,李攀龙作为其中的一员,其作品也受到了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的影响。
  • 人物关系:诗中提到了“郎官”,这可能意味着诗中的人物与朝廷有所关联,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官员的身份。

《赠周真阳明府》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较高的诗歌,也是研究明代文学特别是李攀龙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追求,以及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