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 其二

北风吹折九河冰,五马如龙度李膺。
把袂中原来气色,开樽碣石倚凭陵。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惭汉股肱。
词赋只今吾党在,将因顾眄一先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李攀龙,字于鳞,号沧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生于山东历城。他不仅是“后七子”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宗工巨匠”,在明代文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作品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北风吹折九河冰,五马如龙度李膺。把袂中原来气色,开樽碣石倚凭陵。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惭汉股肱。词赋祗今吾党在,将因顾眄一先登。
  • “北风吹折九河冰,五马如龙度李膺。”描述了北风吹散了九河上的冰层,五匹马如同龙般奔驰,象征着权力和速度。这里的“李膺”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深度。
  • “把袂中原来气色,开樽碣石倚凭陵。”描绘了回到故土时的风采和心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自豪。通过使用“开樽”这一动作,展现了一种豪迈和乐观的态度。
  • “明堂大集周方岳,列郡深惭汉股肱。”这里提到了在明堂举行的盛大聚会,反映了作者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敬意,以及对自己角色的认识。
  • “词赋祗今吾党在,将因顾眄一先登。”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豪感和对未来的期望。在这里,“词赋”可能指的是文学作品,而“吾党”则是指文人群体。通过“顾眄一先登”表达了一种自信和期待自己能够领先他人的决心。
  1. 文学风格与技巧运用
  • 诗歌采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如“北风吹折九河冰”和“把袂中原来气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诗歌在结构上也有一定的讲究,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并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诗歌的整体效果。这种技巧不仅使诗歌更加优美,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其内涵。
  1. 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 李攀龙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尤其是在明代文学复兴运动的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氛围。通过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 李攀龙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其影响也延续到了清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和学习的宝贵资源。

李攀龙的《初至京与元美明卿子与分韵》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也是了解明代文学发展的重要文献。通过深入分析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在文化史上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