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 其二

西岭秋高大陆前,马陵寒影踏遥天。
群峰不断浮云色,绝嶂长留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飞泉。
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黄榆马陵诸山是太行绝顶处其二》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太行山之巅,放眼四望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全诗如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的台榭,心随白云飞。
日夕且可望,青壁何崔嵬!
树根互盘结,石髓相缭绕。
游子久不至,春芳竟何采!
悠悠苍古思,谁识其为者?

首句“北山白云里”点出位置,即指北山之中的白云深处。次句“隐者自怡悦”,表明隐居者在此得到了内心的愉悦。第三句“相望始登高”中的“相望”指相互观望。第四句“心随白云飞”意指心随着白云一起飘荡。第五句“日夕且可望”表示太阳落山时才能看见山峰。第六句“青壁何崔嵬”中的“青壁”形容山峰的颜色,而“崔嵬”则形容山势的高峻。第七句“树根互盘结”,“树根”与“盘结”形成对仗。第八句“石髓相缭绕”,形容石头上的花纹如同缠绕的丝线。第九句“游子久不至”,表达了游子长期不在此处。第十句“春芳竟何采”,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景色无法采摘。最后二句“悠悠苍古思”,流露出对古代的深深思念。“谁识其为者?”表达出对隐居者所居之地的疑问和感叹。整首诗以山水之美来寄托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