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楼落日倚蹉跎,明府高轩载酒过。
槛外秋阴开大陆,帘前树色散漳河。
关门紫气临燕满,风雨青山入晋多。
我醉欲裁王粲赋,故园戎马近如何。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 —— 李攀龙的文学印记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与友人在清风楼上的美好时光,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价值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诗中“层楼落日倚蹉跎,明府高轩载酒过”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文人雅集的生动画面。李攀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风楼的壮丽景观以及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愉悦心境。
“槛外秋阴开大陆,帘前树色散漳河。”这句诗则以开阔的视角捕捉了秋风中的自然景致。李攀龙巧妙地用秋天的色彩来烘托楼外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深远的自然之中。
“关门紫气临燕满,风雨青山入晋多。”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暗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其中“关门紫气”可能指的是某种神秘的力量或氛围,而“风雨青山入晋多”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最后两句中,“我醉欲裁王粲赋,故园戎马近如何”,李攀龙似乎在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里的“故园戎马近如何”反映了他在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的无奈与忧虑。
《同张滑县登清风楼》不仅是一首描写美景和抒发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作者李攀龙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