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元美 其一

偃蹇宁知病,今如药裹何。
清斋山雨至,高枕夏云多。
词赋芳颜妒,风尘壮志过。
相怜谁最久,把臂此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柬元美其一”并非指某个具体的文学作品,而是李攀龙的一首词赋。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明代中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和词赋发展的重要阶段。

李攀龙在明代中叶文坛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不仅是“前七子”之后的文学复古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后七子”的领军人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他的词赋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关注。

从文本内容来看,《柬元美(其一)》是李攀龙创作的一首词赋,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志向表达得淋漓尽致。该作品中,“词赋芳颜妒,风尘壮志过”表达了词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坚持文学理想的情感态度;“相怜谁最久,把臂此蹉跎”则反映了作者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这些情感和志向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词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深厚功力,也体现了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李攀龙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特点。李攀龙身处明代中叶的社会变革期,这个时期的文人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等多重矛盾和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攀龙的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他的词赋也不例外。通过深入分析李攀龙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李攀龙的词赋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学者和读者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李攀龙及其词作的价值。通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和解读,人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轨迹,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柬元美其一”实际上是李攀龙的一部词赋作品,而非某位特定的文学作品。《柬元美(其一)》作为李攀龙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一作品的研究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文化意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