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

宝地千年会,金尊二月花。
但期游白日,忽已暮烟霞。
塔迥星河倒,坛虚水月赊。
留欢更笙磬,同醉远公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是明代诗人左国玑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左国玑,字舜齐,号中川,是明代的诗人和文学家,出生于大梁(今河南开封),嘉靖年间中举于乡,性嗜酒,喜爱作诗赋古文。
  1. 诗歌原文
    宝地千年会,金尊二月花。但期游白日,忽已暮烟霞。塔迥星河倒,坛虚水月赊。留欢更笙磬,同醉远公家。

  2. 作品鉴赏

  • 意境描绘:《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如“宝地千年会,金尊二月花”表达了春天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的美好景象。
  • 情感表达:诗中的“但期游白日,忽已暮烟霞”透露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以及对时间飞逝的感慨。
  • 艺术手法:整首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塔迥星河倒、坛虚水月赊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艺术成就:左国玑的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是明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他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还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哲学思考。
  1. 文学影响
  • 读者群体:该诗广受后世读者的喜爱,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它不仅为现代读者提供了审美享受,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文本资源。
  • 教育意义:作为古代诗歌的学习材料,《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现代,它仍然能够启迪人们对于自然和谐、人文精神的思考。
  1. 创作背景
  • 左国玑的这首诗是在他游览上方寺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佛教寺院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这种旅行体验可能激发了他的灵感,使其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歌。

《春日与空同太室游上方寺》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了解明代社会文化和艺术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