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

梵宇纷披松十围,龙鳞高挂鹤来归。
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
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
怒枝云霄敌蛟龙,老根连蜷缠虹霓。
清风吹散何萧骚,妙音众乐生波涛。
碧云秋影横僧榻,金粉春花点客袍。
我闻庐山之松参天起,孤高挺秀吸江水。
天柱龙山遥相望,尔我贞心毋乃是。
长安遍地桃李花,笑他夭冶擅繁华。
五侯七贵争相看,岁寒谁为过君家。
与君手挽长松株,向僧还索长松图。
安得携松置丘壑,远避如今五大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是明代诗人左光斗创作的文学作品。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研究明代文化和政治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从诗歌的字面内容来看,诗中的“梵宇纷披松十围”描绘了报国寺内松林茂密、参天蔽日的景象。而“龙鳞高挂鹤来归”则形象地表达了松枝挺拔,如同龙鳞般壮观,以及迎风归来的仙鹤,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接着,“拥护天阙心独苦,涉历冰霜势欲飞”不仅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也隐喻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所承受的压力与艰辛。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也不容忽视。其语言简练却意味深长,通过对松树形态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如诗中“寒柯苒放伸劲铁,皴皮细蹙姿态裂”等句子,都生动展现了松树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松树比作庐山之松参天而起,孤高挺秀,吸江水;将五侯七贵争相看喻为人世间的荣华富贵。

该诗在历史背景下亦有其特殊意义。左光斗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万历年间曾担任过御史,因弹劾权臣受到排挤,后来因支持皇帝反对宦官专权而遭报复。然而,他始终坚守正义,不畏强权。在巡视中城、治理吏部豪恶吏时,左光斗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坚定的信念。他的这一行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正直与清廉的追求,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风气的关注。

《报国寺看松同李懋明御史邹匪石吏部》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之美、赞美松树坚韧品质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够从中领悟到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